虎科技
业界资讯 手机产品 数码产品 移动互联 软件产品 智能汽车 生活家电 关于我们 热点资讯

LeCun直指人形机器人痛点:通用智能尚远,世界模型才是未来方向

2025-10-27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走向的激烈争论,在科技圈掀起轩然大波。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公开演讲中直言,当前机器人行业距离真正的通用智能仍有巨大差距,这一观点迅速引发特斯拉、Figure等企业高管的反驳。

杨立昆指出,现有机器人技术仅能完成工厂中拧螺丝、搬运货物等特定任务,但要让它们在家中叠衣服、倒水或理解人类意图,仍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他将这种局限归结为"窄智能"与"通用智能"的本质差异,认为突破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学习、理解和预测物理世界的"世界模型"架构。

这番言论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立即引发行业震动。特斯拉Optimus AI负责人朱利安·伊巴尔茨(Julian Ibarz)公开表示反对,强调公司内部已形成明确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路径。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则更直接地喊话:"建议杨立昆别再空谈理论,亲自下场做些实事。"

追溯杨立昆的学术生涯,其前瞻性研究轨迹颇具传奇色彩。1987年在索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连接主义学习模型》,为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主流AI研究仍聚焦专家系统,他却独具慧眼地关注到50-60年代科学家对"自组织"问题的探索——即系统如何通过自我组织实现学习。

"生物学为工程提供了丰富灵感,"杨立昆回忆道,"所有生物都具有适应能力,只要拥有神经系统就能学习。这让我相信,构建智能系统的最佳路径或许是让它自行学会变聪明。"这种突破性思维促使他走上机器学习研究道路,尽管当时该领域几乎无人涉足,甚至导致他一度难以找到博士导师。

在2013年加入Facebook(现meta)后,杨立昆创立FAIR实验室并推动"深度学习"概念取代"神经网络",这一术语革新标志着产业界对相关范式的系统性接受。2018年,他因在深度神经网络领域的突破性贡献,与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共同获得图灵奖。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杨立昆对大语言模型(LLM)的尖锐批评。他直言LLM是"死胡同",强调仅靠文本训练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水平智能。"四岁儿童通过视觉接收的数据量,已超过所有公开文本训练的最大规模LLM,"他指出,"这些系统只是回忆训练信息,甚至不如猫的智能水平。"

在杨立昆看来,真正的智能源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输入。他以猫为例:虽然猫脑仅含约2.8亿个神经元,但其对三维空间的感知、物体稳定性判断和复杂动作规划能力,远超当前所有生成式AI系统。因此,他主张将研究重心转向"世界模型"——即让机器能够预测动作执行后的环境变化。

这种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让机器人通过想象完成冲咖啡等连续动作,预测每一步操作的结果。杨立昆透露,其团队采用的"环境动力学模型"已实现自监督学习,机器人无需针对特定任务反复训练,仅通过学习"动作-结果"关系即可零样本完成新任务。

尽管遭到产业界质疑,但已有企业开始验证杨立昆的理论。获得OpenAI投资的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的"世界模型",包含视觉编码器、动作编码器等模块,可对输入动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伯恩特·博尼克(Bernt Børnich)坦言,让机器人进入家庭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Wi-Fi连接等基础问题比机器人技术本身更具挑战性。

特斯拉则从制造端切入挑战。马斯克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所需的供应链尚不存在,但公司仍在建设年产百万台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线,目标2026年初推出V3原型机。在ICCV计算机视觉顶会上,特斯拉AI负责人阿肖克·埃卢斯瓦米(Ashok Elluswamy)介绍的"神经世界模拟器",可通过车队视频数据训练实现状态合成,该架构将被迁移至Optimus机器人。

在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中,杨立昆还意外透露了自己与Llama大模型的"距离"。他多次强调未参与任何Llama项目的技术开发,并揭秘第一代Llama实质是巴黎研究小组的"海盗项目"——这个十余人团队在2022年中后期开发的轻量高效模型,最终成为meta的主力产品。虽然小扎在2023年初组建了GenAI团队推动产品化,但杨立昆坚持表示:"从技术层面说,我确实没插手。"

苹果2026年9月或推三款旗舰:iPhone 18 Pro领衔,Air轻薄机与Fold折叠屏同登场
【太平洋科技】10 月 27 日消息,据知名数码博主爆料,从供应链信息判断,苹果计划在2026 年 9 月推出包括 iPhone 18Pro 系列、Air 轻薄机和 Fold 折叠屏在内的三款旗舰设备。…

2025-10-27

Bose、南卡、荣耀开放式耳机深度测评:从音质到佩戴谁更胜一筹?
南卡从不搞花里胡哨的功能噱头,也不参与低价内卷,而是把所有精力放在“舒适、音质、耐用”这三大核心上,专门解决开放式耳机常见的佩戴硌耳、漏音严重、音质虚标等问题。我自己用了快半年,不管是运动出汗还是日常擦拭,…

2025-10-27

红米K90ProMax对比小米17系列:性价比凸显,背屏小屏成选择关键
考到了1500元的差距,个人觉得红米K90Pro明显更值得入手,当然如果你确实喜欢背屏,觉得多花1500也值,那我没话说。综合来说,红米K90Pro Max的性价比要远超小米17系列的3款机型,如果你追求高…

2025-10-27

Windows 10支持将止催生换机潮,联想华硕领跑,Mac崛起显AI新趋势
外媒报道称,尽管当前市场增长主要受操作系统升级驱动,但各厂商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多家大型企业的IT负责人透露,在制定设备更新计划时,已明确要求新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AI算力储备,以应对未来两到三年内即将…

2025-10-26

华为Mate70 Air超薄新机将至:7寸大屏+约6毫米机身,与iPhone Air同台竞技
前不久iPhone Air总算是在iPhone17系列发布一个月后正式上市了,作为今年新iPhone中最具创新力的产品,它带来了很多颠覆性的设计,比如仅5.6毫米的超薄机身,还有162克的超轻重量,取消了实体…

2025-10-26

科技助力聆听:左点骨传导助听器4代,打破传统,带来舒适清晰新体验
不同于之前体验过的其他品牌的辅听耳机,左点骨传导助听器4代整机仅设三个物理按键(拨片开关、音量增减键),按键突出且间距宽敞,戴手套也能精准操作。 科技时代,助听器也能与时俱进是一个必然,左点骨传导助听器不仅…

2025-10-25

荣耀500系列或年底登场 代号Merry全系80W快充 配置对标苹果引期待
根据此前爆料消息,荣耀500系列将全面对标苹果,配置比400系列更强,旗舰级配置疯狂下放,并且有望在年底正式上市。 今年发布的荣耀400系列,采用了质感直屏设计,超细腻金属中框,带来了出色的直屏手感;Pro…

2025-10-25

全球首推“智者一号”:迷你体积藏超算力,高效低耗开启智算新篇
感谢IT之家网友 的线索投递! 10 月 25 日消息,据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公众号,24 日,全球首款类脑智算体 ——“智者一号(BIExplorer, BIE-1)”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布。 …

2025-10-25

iQOO 15深度评测:双芯协同发力 全能无短板开启新传奇
功能也不再是单纯的画面超分超帧,而是加入了自研的全场景光线追踪芯片,支持在《原神》《无畏契约》中开启光追,为游戏的画面显示带来质变。从全新2K LEAD OLED屏幕到7000mAh蓝海电池,从IMX88…

2025-10-25

OPPO Reno15系列参数提前揭秘:屏幕尺寸调整,影像系统大升级
OPPO Reno15Pro也是基于联发科天玑8450处理器打造的,采用的是6.78英寸、1,5K大直屏,也是金属中框,玻璃机身。看这曝光的参数OPPO Reno15系列标准版与Pro之间降了屏幕大小、续…

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