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汽车评测人闫闯在社交平台公开宣布已出售其小米YU7车型,并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接触小米品牌相关产品。他在声明中指出,与小米的“价值观存在根本分歧”,同时列举了碳纤维机盖、车规级纸中盒与芯片争议、驾驶辅助系统事故以及车辆异响等问题,强调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消费者难以对品牌产生信任。
事实上,这并非闫闯首次对小米汽车提出质疑。此前,他曾公开批评小米SU7的提车体验“在所有品牌中最差”,并直言与小米工作人员的沟通“令人愤怒”。然而,闫闯的态度转变颇具戏剧性——他曾是小米汽车的积极支持者,不仅购买了SU7和YU7两款车型,还制作了多期评测内容。
舆论对此事看法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闫闯“敢于直面头部企业的问题”,代表了真实车主的诉求;但也有声音质疑其动机,认为他可能因未获得小米合作机会而借机制造话题,并指出其发布批评内容后视频流量显著上升。
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也曾陷入争议。车主实测发现,这一加价4.2万元的配置,其宣称的“双风道高效导流”功能实际效果有限,既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产生显著下压力,被部分用户戏称为“装饰品”。尽管小米后续推出改配服务并赠送积分补偿,但仍未能平息车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