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江湖的浩瀚星空中,拼多多以其独特的姿态横空出世,于2018年上市之际,便宣告自己非传统公司之列。彼时,电商版图看似已尘埃落定,历史篇章似乎已被书写完毕,但拼多多却在这片看似板结的土壤中,找到了破土而出的缝隙,并迅速茁壮成长。
五年时光流转,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超越了昔日电商巨头阿里,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回望过去,拼多多之所以能够在这片看似无懈可击的领域中异军突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手的忽视,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而今,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正以惊人的速度狂飙突进,其背后的故事与拼多多当年的崛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自2022年9月上线以来,Temu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亚马逊的足够重视,两者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在自己的领地内默默耕耘。
然而,这一平静的局面在2023年初被打破。Temu推出了全托管模式,这一创新之举彻底降低了跨境电商的门槛,使得即便是从未涉足过跨境电商的工厂或不懂英文的小白,也能轻松开启越洋生意之旅。相较于亚马逊复杂的运营流程,Temu的全托管模式更像是一本简单的乘法口诀,而亚马逊则更像是一道高深莫测的高数题。
这一模式的推出,不仅让Temu迅速崛起,还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全托管风潮,速卖通、Shopee、TikTok Shop等纷纷效仿。而亚马逊,这位电商界的霸主,也终于感受到了来自Temu的威胁,于2023年9月推出了类似于全托管模式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然而,尽管亚马逊做出了调整,但Temu的势头依然强劲。借助全托管模式,Temu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近200亿美金,独立访客数更是高达4.67亿,仅次于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购物平台。这一成就让Temu备受瞩目,也让它与SHEIN等电商巨头相提并论,而Temu的目标,则是超越SHEIN,甚至亚马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Temu在2024年3月推出了半托管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卖家通过海运提前将商品运送到海外仓,再根据订单完成后续发货和售后工作。这一模式的推出,不仅让家具、运动器械等高重量大件商品以及带电产品等得以在平台上线售卖,还吸引了众多亚马逊大卖的关注。
然而,亚马逊并未坐以待毙。2024年6月,亚马逊在主站上开辟了专属的“低价商店”板块,聚焦于售价低于20美元且重量不超过1磅的白牌商品,以应对Temu的低价策略。随后,亚马逊又推出了低价电商平台Haul超值购,作为站内的一个独立板块展现,这被视为亚马逊对Temu的正面反击。
更大的风暴在12月袭来。有网友爆料称,亚马逊要求平台上销售额排在前二十名的大卖家在亚马逊和Temu中“二选一”。而亚马逊头部卖家、移动充电品牌安克(Anker)的品牌店在Temu美国站突然闭店,更是将这一传言推向了高潮。尽管亚马逊对此进行了澄清,但据卖家透露,亚马逊的比价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对Temu上的商品进行价格扫描,一旦发现同款商品在Temu上的售价低于亚马逊,就会暂停商家商品销售,甚至关停商家店铺。
这一策略让众多卖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无法忽视Temu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生意;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得罪亚马逊这一电商巨头。为了应对这一困境,卖家们只能随遇而安,不断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
而对于Temu来说,虽然面临着亚马逊的反击和一系列新的挑战,但它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如何在夹缝中寻找更多的商家、如何留住现有的商家、如何挖掘更多的半托管商家……这些都是Temu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Temu的崛起已经让电商江湖的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场电商之战,也注定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