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专为盲人设计了一款创新的“AI 眼镜”,极大地提升了视觉障碍者的导航体验。这一重要成果已在Nature的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并荣获Nature的头条推荐。
这款可穿戴的多模态视觉辅助系统集成了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眼镜上的摄像头捕捉周围环境图像,并进行实时分析。当佩戴者接近障碍物或特定物体时,系统会立即启动骨传导耳机发出语音提示,同时在手腕上的特殊“人造皮肤”上产生震动,引导用户避开两侧障碍,选择最安全的行进路线。
在软件层面,研究团队精心定制了AI算法,以确保系统能够精准匹配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硬件方面,他们则创新性地开发了可拉伸的感官-运动人工皮肤,不仅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还有效补充了音频反馈,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研究团队还引入了自供电的摩擦电智能鞋垫,这一设计能够将真实用户与虚拟环境完美融合,使盲人在虚拟场景中进行高效训练成为可能。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感官反馈,该系统在导航和后导航任务中均表现出色,这一效果在虚拟环境和真实世界测试中均得到了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团队招募了20名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参与测试。在室内迷宫测试中,有12名参与者成功避开了所有障碍物。而在真实世界测试中,8名参与者不仅能够在城市街道上自如行走,还能轻松穿越摆满家具的会议室。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开发用户友好的视觉辅助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视障人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便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一创新成果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多视觉障碍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