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技
业界资讯 手机产品 数码产品 移动互联 软件产品 智能汽车 生活家电 关于我们

AI大模型新纪元:大咖激辩未来,320万观众共鉴科技盛宴

2024-12-13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2024年,科技智能领域迎来了两个年度关键词:“Scaling Law”和“打脸时刻”。前者是描述AI模型规模扩展与其性能提升之间关系的定律,而后者则指的是那些出乎意料的突破性进展。

尽管传统意义上的Scaling Law有所放缓,但好消息是新的Scaling Law正在出现。在AI的发展历程中,Scaling Law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当技术出现令人惊讶的突破时,便是所谓的“打脸时刻”。这些时刻揭示了哪些技术将真正成为“杀手级应用”。

在量子位MEET 2025智能未来大会上,来自工业界、学术界和投资界的20余位顶尖专家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技术发展,分享了未来的规划,并解答了当前热议的问题。

李开复在会上指出,尽管GPT-5的训练面临瓶颈,但新的o1推理范式为AI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他认为,中国AI 2.0创新者应在当前机遇中寻求弯道超车,通过结合市场需求和工程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ChatGPT时刻”。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一个新的拐点,大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弱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转变。尽管大模型仍存在不足,但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他指出,Scaling Law在人工智能发展中一直起作用,未来多模态数据的智能激发将成为研究重点。

蚂蚁集团开源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旭分享了开源社区对技术方向的影响。他强调,开源社区提供的中立而广泛的信息对技术演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蚂蚁集团通过洞察社区数据,不断优化技术架构,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NCE数据通信领域总裁王辉讨论了网络与AI的关系,指出Network for AI和AI for Network是未来的两大趋势。华为通过实时动态的AI集群网络均衡负载和AI识别预警故障,提升AI训练效率,并探索AI在工业垂直场景的应用。

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则聚焦于视频大模型的未来发展。他认为,未来三年视频大模型将实现跨越式进步,关键在于精细化文本控制、任意角度拍摄和角色一致性。这些能力将为电影制作带来革命性变革,大幅降低特效场景制作成本。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提出了“打脸时刻”的概念,认为这些时刻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强调了场景化在AGI时代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商汤的“三位一体”战略。

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则分享了AI在私域运营中的新机遇。他指出,当前AI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震荡期,合理的商业策略和技术能力变现是关键。私域运营将成为大模型时代的新蓝海。

VAST创始人宋亚宸展示了3D生成技术的潜力,认为3D生成将成为一种新的交互形式。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旨在实现全民零门槛3D创作。

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提出了“学件”概念,认为未来AI发展的关键在于数以百万计的模型协同工作。他的团队已开源了“北冥坞学件基座系统”,邀请更多开发者参与。

钛动科技CTO陈德品分享了AI在出海营销领域的创新实践,认为AIGC的爆发将极大提升内容产能,推动营销素材的工业化生产。

新奥能源副总裁程路讨论了传统能源行业如何拥抱AI变革,提出了“选用训生”四个招式,旨在通过AI提升能源行业的整体认知水平和执行品质。

小米技术委员会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孟二利介绍了小米如何运用工业大模型赋能汽车智能制造,提出了从“软件定义汽车”迈向“AI定义汽车”的新拐点。

声网首席运营官刘斌强调了实时互动在AI Agent时代的重要性,指出实时性要求和工程化落地是关键。

智谱COO张帆讨论了大模型的商业化机遇,认为大模型已成为新型基础生产要素,将对商业带来底层变化。

火山引擎副总裁张鑫分享了企业落地大模型应用的关键在于快速试错和敏捷行动,提出了HiAgent平台助力企业高效搭建企业级智能体。

斑头雁CEO张毅强调了AI应用需快速部署和高效迭代的重要性,分享了企业级AI平台的实践经验。

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讨论了AI大模型浪潮中的技术与产品布局,提出了以软补硬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心言集团创始人任永亮分享了泛心理行业如何拥抱AI变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身化和主动交互的新方向。

在具身智能圆桌论坛上,群核科技首席科学家唐睿、千寻智能Spirit AI联合创始人高阳、云深处科技联合创始人李超等嘉宾围绕具身智能的认知、技术突破和发展阶段展开了讨论。

这些专家和领袖的精彩分享和深入讨论,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启示,展示了AI技术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