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技
业界资讯 手机产品 数码产品 移动互联 软件产品 智能汽车 生活家电 关于我们

人形机器人新贵Figure自立门户,宣布自研AI重大突破,与OpenAI分道扬镳

2025-02-05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硅谷新兴机器人企业Figure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与人工智能巨头OpenAI的合作关系正式终止。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Figure声称已在完全端到端的机器人AI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这一技术是完全自主研发的。

Figure公司的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虽然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信心满满地表示,将在接下来的30天内推出能够“颠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创新成果。这一豪言壮语无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期待。

回顾过去,OpenAI作为Figure的早期投资者,曾在去年与Figure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开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的新一代AI模型。当时,Figure刚完成了6.7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高达26亿美元(约合当前人民币189.11亿元)。成立仅三年,Figure已累计融资达到15亿美元(约合当前人民币109.1亿元),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此次双方的合作突然终止,确实让业界感到意外。毕竟,OpenAI的光环效应能够为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去年夏季,双方还曾高调宣布,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将搭载OpenAI的自然语言交互系统。那么,为何这一合作关系会走到尽头呢?

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阿德科克解释称,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整合难题。他指出,OpenAI作为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其技术路线与专注于实体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要实现真正可商用的机器人智能,必须建立从硬件到软件的垂直整合体系。因此,Figure选择了自主研制机械关节,并量身定制AI大脑。

在阿德科克看来,专门为机器人打造完整的端到端人工智能系统,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而OpenAI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则采取了“多点下注”的策略。除了Figure之外,OpenAI还重金押注了挪威初创公司1X。与同业普遍聚焦工业场景不同,1X主攻的是家庭服务市场。虽然Figure去年也曾透露正在探索家用场景,但阿德科克坦言,当前的重点仍然是企业客户。汽车制造商在新技术的采购能力和意愿上远超普通消费者,例如宝马已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部署了Figure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近期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的商标申请显示,其正在布局“可编程人形机器人”和“具备学习能力的娱乐服务机器人”领域。尽管专利申报并不等同于产品规划,但结合Figure突然终止合作的消息,不禁让人对OpenAI的未来布局产生遐想。